
灾难面前
总有人挺身而出
是每一个平凡的人
洪水退去
重建家园刻不容缓
无数爱心终将汇聚成坚固脊梁
为广大群众撑起新的“家”
这份爱
来自天南地北
来自每一个“你”
灾难的阴霾逐渐散去,在风雨交加后的晨曦中,天岳街道村、社干部们挺身而出,无畏、坚定、不懈。他们是第一缕温暖的光,照亮废墟中的希望之路;他们是最坚实的后盾,挺立于困难面前,守护家园的安宁;他们是不屈的脊梁,携手并肩,在重建的征途上,以汗水浇灌未来,用行动铸就希望,绘制出一幅幅灾后重生的美好画卷。
面对洪水肆虐后留下的满目疮痍,大西村支部书记毛随忠,在连续三个昼夜的不懈奋战后,对疲惫却坚毅的村干部和群众说道:“大水都过了,人都转移出来了,灾后恢复不算什么!”
7月3日起,大西村开始进行灾后重建。地下水被污染、自来水断供,村民们没水喝是最迫切的问题。于是毛随忠带着几人一车,开始沿着大小干线、乡路村道,挨家挨户送水,遇到道路阻塞、运水车过不去的地方,他就和干部一件件搬、一桶桶扛,把应急物资和饮用水送到每一家、每一户、每个村民手上,“必须保证都有东西吃、都有水喝。”这句话不止于嘴上,而是被扛在了肩上、记在了心上。三天,他们不辞辛劳,往返奔波,送出53车饮用水,用汗水与坚持书写了责任与担当。
7月7日,大西村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,基本恢复了“水、电、路”三通,为接下来的重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清理废墟、冲刷淤泥、全面消杀、分发物资、深入走访……水退而人进,心齐则事成!
民之所望,心之所向。“还有太多群众需要我们,还有太多的工作在等着我们,我们不能停下,要让老百姓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。”大西村灾后重建的步伐逐渐加快,毛随忠的身影也愈发忙碌而坚定。
“三早水库那边情况怎么样了?”“危房和地质灾害点要时刻盯着”、“好的,我们马上送物资过来”……狮岩村支部书记刘芬一边打着电话,一边往村民家中走。狮岩村情况比较复杂,产业园、农用地、高速连接线、乡间小路、堰坝水库以及灌溉水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,特别是通往武深高速连接线的道路,洪水造成沿线3公里内出现了20余处大小坑洞损坏,救援车辆和日常通行都因此受阻。
“道路必须尽快清理修复!”刘芬积极筹工筹劳,向街道和村上水泥厂筹备水泥,组织村干部并请来三名有修路经验的村民开展抢修,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,7月13日所有坑洞都已得到妥善处理,道路恢复了正常通行。
与此同时,刘芬还时刻关注着村里的排水系统和农田灌溉问题,她抓紧联系了挖机、铲车等大型机械,对被洪水冲毁的200多亩农田进行整理,修复灌溉水渠2000多米,为了应对可能的干旱情况,还增购了3台水泵用于农田应急灌溉。
在忙碌的重建工作中,刘芬始终心系村民福祉,在多次灾后重建理事会上,耐心聆听村民心声,迅速响应并解决其难题。她以身作则,激发了村民们参与重建的热情,大家团结一致,共同为家园的复兴倾注心血与汗水。
拔下针头,钟火才强忍着不适,缓缓站起来,“火哥,你这种情况得去医院住院,光打两次针不行的。”赤脚医生劝道,钟火才笑着拜拜手:“冒事,冒事,村上还有事噢,不能因为我耽误了。”
从6月28日开始,黛屏源村村干部钟火才已经在汨罗江边值守了三个通宵、参与抢险救援转移70多名群众。洪水退去后,他又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统计农田、水利受灾情况,巡视查看危房、地质灾害点,提防次生灾害的发生;垃圾清运、道路清淤、挖渠修路、抢修变压器……似乎每一处灾后重建的地方,都能看到钟火才的身影。
然而,铁人也有疲惫的时候。7月4日中午,正在走访监测户的钟火才突然眼前发黑,两腿支不住得就要往地上倒,幸好同行的同事一把将他扶住,将他送到了村里的卫生室。“火哥,不是要你休息吗?村上的事有我们。”看到刚打完点滴的钟火才又回到村部,说完同事们便要拉着他回卫生室,“我没事,已经好了!村里的工作不能停。”说完便拿上资料和物资,准备再次出发。
看着钟火才那坚定而又疲惫的身影,同事们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动。正是有了像钟火才这样无私奉献、勇于担当的村干部,黛屏源村才能在灾难面前迅速恢复生机与活力。
“我要去!”新合村村干部池增光在得知华容县团洲垸决堤后,不顾疲惫的身躯,主动请缨驰援华容。
作为一名村干部和退伍军人,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,池增光积极响应防汛指令进行值班值守,对危房、地质灾害点、道路、水利等重点隐患区域全面排查,共计转移群众17户60余人。
进入灾后重建,池增光主要负责村里的重建项目的推进,村民的房子倒了、庄稼烂了、牲畜被卷跑、车子被冲走,损失惨重;村里的农田淹了、水渠垮了、塘排穿了、道路毁了,雪上加霜。灾后重建理事会上,池增光将村民们提出的项目建设方案一一记录,实地走访查勘后再次进行评估,力求方案既精准对接村民的实际需求,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地促进生产生活条件的恢复与提升。
吴公组300余米自来水管道被大水全部冲毁,全村400余户村民无水可用。7月2日,池增光开始着手修复工程的准备工作,仅用两天,审批手续、项目资金、配件材料、工程机械、施工人员全部到位,项目正式开始施工。12日全村饮水恢复正常。
池增光不怕苦不怕累、心系群众、主动作为的担当深深感染着周围人,若有战、召必回、战必胜的精神彰显着退伍军人的不变本色,在他身上,这份信念,如同烙印般深刻在他的心中,无论身处何方,只要群众需要,他都将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,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与使命。
生产自救、重建家园
他们只是村社干部们的缩影
天岳干部各司其职、全力以赴
社会各界慷慨解囊、暖心帮扶
志愿者们不辞辛劳、乐于奉献
正是因为有每一个无私的“你”,
才能将涓涓细流汇成滚滚浪潮,
积善成德、向阳而生,
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!
再次向对天岳街道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一个人致以最衷诚的感谢!
责编:许锦波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